「什麼是一幅好畫?」 -
走進美術館裡,我們總能欣賞到畫廊中陳列的各種藝術品,有些成功被紀錄於當代歷史,有些則是在經過數百年後才得以受到矚目,無論是經過多少歲月才得到的美名,每一幅作品都會有它獨特的故事以及存在的價值。
- 「事物的美好,皆得由自己去找尋出來。」大多時候看畫,我們單純只是被炫目的色彩給吸引目光,又或者只是覺得圖畫的形象異常奇特,而好奇接近。但作者卻提到,其實,看畫,若不願意投入大量時間,根本難以體悟其中奧妙。每一幅畫都記載著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哪個劃時代的鉅作,都呈現反覆重演的歷史,每段歷史皆蘊含著普遍存在的元素-感情、權力鬥爭、矛盾現況和慾望。

所以,畫,並沒有所謂的好或壞,看畫目的不外乎在於能夠透過畫作,與畫者的故事相遇,彌補那不完整的自我,給予自己一個療癒內在的機會。

期許我們能夠藉由畫作的欣賞,尋找出那屬於自己的歸屬。


文章標籤

Connie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從出生開始,我們生活周遭都會有各式各樣的人存在,當然每個人重視的事物也相對的不同,事物的價值也只能由自身去定義。可啊!畏懼被他人討厭是人類的詬病,為了贏得周遭人的認同,而汲汲營營地去追求什麼,除了感到痛苦,自己也淪落為寄居在他人期望之下的寄生蟲,那麼你跟別人能有甚麼差異? 就算真的能從他人期望獲得什麼,同時,也扼殺自我的獨特。
“你是個怎麼樣的人? 你為了什麼而活?” 一個簡單的問題,卻難以一語道盡,抑或毫無頭緒。在卡謬的著作【誤會】裡,男主讓說過 「一個人需要幸福,不錯,但同時也需要找到他本身的定義。我想尋回我的故鄉,使我所愛的人幸福是會有助於找回我本身的定義……」人唯有意識到自己對他人是有貢獻的時候,才會明白自己存在的價值。
「罪也是一種孤獨,即使一千個人一起來完成一種罪行。」二十年前離家出走的讓,如今帶著大筆金錢,回到故鄉尋找失散已久的家人,不料,因為讓沒有表明自己的身分,而被母女謀財害命,聯手殺害,當母親意識到自己誤殺親生兒子時,已後悔莫及,內心空洞感吞噬她的理智,產生了悔恨,然而,妹妹馬坦因自己無法達成見到大海的理想,所以心懷怨恨,堅持殺害讓是正確的抉擇,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公平,這時,與母親意見分歧的她,才發覺幸福本身並不存在,餒心所渴望的永遠與事實無法一致,唯有麻痺自己對幸福的渴望,或是結束生命,才能克服現實的殘酷。最終,母女倆選擇自我了斷生命。
我覺得卡謬指出對於幸福與幸福本質的追求,本就取決於你要選擇挑戰或逃避生活的模式,選擇活在他人期望下的馬坦,批評活的自由自在的讓享盡了人生樂趣,而自己卻沒這種福份,但這不過只是為了說服自己接納不自由的人生,如果能有足夠的勇氣去追尋幸福的本質,為他人貢獻,那麼還會不明白自己為了什麼而活嗎? 我可不這麼認為。雖然每個人都是獨自的個體,都有不同的想法,但大家都是公平的,畢竟,就如同卡謬所說的”人生是所有選擇的總和”


文章標籤

Connie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迄今為止所有存在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這是一句來自馬克思的格言,也是我讀完動物農莊之後的第一個聯想到的語句,喬治.歐威爾以看似人與動物之間的競爭模式描繪出這個世界因充斥著不公,驅使動物為了追尋所謂的正義與自由,起義反抗曼納農場的主人瓊斯,而豬兒拿破崙是整個團隊中的領頭人物,然而,權力會使人心腐化,為了鞏固身分地位,拿破崙不斷提高豬兒們自身的特權,藉著「所有動物生而平等」這個當時革命的戒律,訴說自己擁有這些特權,全是為了大家著想、阻擋外敵所立定,導致窮者愈窮,富者愈富,而最令人毛骨悚然的畫面是到了最後豬兒們竟然模仿起人類,以雙腳站立行走。
我們都帶著一個動物的面具,而這動物代表著人類最原始的本性,人往往到了一定的地位,便會顯示出人性的本質,歐威爾以此批判了人類的自私、虛榮和貪婪,諷刺就算人類起初的理想有多麼純真、公正,到了利害關係的衝突時,權力之間的鬥爭變展現了出來,人類真有善良的內心?或者打從一開始那就只是一種偽裝?我們到底是人,是獸,都難以辨別,行為的動機不論是好是壞,”動物農莊”這本書確實引起了人類對於人性本質進一步的正義思辨。


文章標籤

Connie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論我們對於愛情裡的觸動與和憧憬有多麼渴望,終究離不開貧富差距的議題,書中的男主角達西出身於上流社會的家庭,自小便習得一身才藝,性格嚴肅,心地善良,樂於助人,但由於處事圓滑、虛榮心重的韋翰與達西之間有些微過節,韋翰懷恨在心,便在小鎮上到處散播達西的負面謠言,因此不善言辭表達的達西,留下了給人孤僻、傲慢自大的印象。
鎮上唯一深知達西為人善良只有伊麗莎白,也就是故事中的女主角,起初聽到關於達西負面的謠言時,伊麗莎白對他感到反感,甚至憎惡,所以在達西向她表明愛意時,以先前對他的偏見說到“From the first moment I met you, your arrogance and conceit, your selfish disdain for the feelings of others made me realize that you were the last man in the world I could ever be prevailed upon to marry.” 意思是「當我第一次見到你,你對他人的傲慢、自負、與自私行為,讓我明白你將會是我最不想許配為終身的人」,在當下,達西有著難以表達的苦衷,伊麗莎白對於他的過往完全不明白,卻以他人口中的他斬釘截鐵地斷定他的所作所為,很多事情在情緒的腐蝕下,不管怎麼辯白,都難以說服他人,於是,達西便已寫信的方式,向伊麗莎白洗清他的冤屈,並改變了自己的行為,向伊麗莎白表示他並非有意傷害她,並對她展示真心。
這總是人類的詬病,人云亦云、見異思遷,相信剛開始聽到的謠言便信以為真,而後聽到另一種說法時,變動搖了先前的想法,其實說的在多,人們也只會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事,伊麗莎白也為此感到羞愧,誰都沒料想到自己也會淪落為內心充滿偏見的人,原本對達西的反感也逐漸轉變為對於他的愛慕與敬畏。
這個世界一直以來都很單純,複雜的是人們的內心,珍.奧斯汀以一個貧富差距的切身議題描繪出,故事中的每個人都夾雜在性格的傲慢與偏見之中,當尋找對於理想愛情的渴望時,唯有彼此真誠的相對,才能夠心甘情願地臣服於愛情之下。


文章標籤

Connie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超現實主義與矛盾現象

在決定事關重大事情的時候,我們通常不會輕易下判斷,所以會容易陷入矛盾的情況,當然,一般人都不會喜歡矛盾,因為如果一個事物自相矛盾,會很難讓我們去理解這事物的存在意義。
然而,在抽象理論中都難以周全描述各種思維,我們身處的世界,到處都充斥著二元對立 的元素,無論是現實與幻想、生與死、或者最被為廣為歌頌的愛與恨,只要有這兩性極端的存在,矛盾的窘境也就無可避免。 -
“我到底是誰? “一個所有人都會面臨到的問題,而我認為超現實主義引導世人去思考著,當我們對於人生感到迷惘時該怎麼做,它透過物體在不寫實的矛盾背景下,組成一個超現實的畫面,傳達出對於潛意識的探索,希望透過繪畫揭示夢的內隱思想,也能夠對於自我能有更深一層地認識。
超現實主義不僅啟發了人們的想像力,更引領我們去探索自己在這個社會中的定位,讓我們理解到自己從來就不是獨自一人面對這個社會,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都面臨著一樣的問題,也就是”如果我們並不瞭解自己,對於未來也一片茫然,那麼我們該何去何從? “
然而,超現實主義想述說的是,不管我們未來有什麼樣的理想,只要走的夠遠,堅持夠久,你總有一天會抵達的。就像超現實主義對於潛意識的追尋一樣,雖然不一定能獲得真正的答案、了解完整的自己,但那又如何呢? 因為在尋求解答的過程中,我們反而能獲得意想不到的驚喜和啟發。
夢想的道路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為它包含了需要克服對於現實的阻礙,但只要你認定你走的道路是正確的,那麼就值得一試,因為這世界本來就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情,只有你願不願全心投入。我覺得超現實主義不只是喚起了人們對於這個社會的意識,更是一種給予失去方向的人啟發。


文章標籤

Connie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